
2022年7月29日,第二屆南方電網供應鏈合作伙伴大會在廣州成功舉行。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成衛在會上作了主題演講,南網全媒體記者會后對其進行了專訪。成衛對記者表示,電網是能源產業鏈條上的關鍵一環,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必然帶動整個供應鏈條產生本質變化;構建數字經濟背景下的現代化供應鏈體,需要以科技創新帶動成本優化,這也是能源行業以及電力裝備行業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
數字化是能源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數字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為電網和電氣裝備行業帶來了全方位、革命性的變化。在用戶端,數字技術的融通為整個供應鏈提高效率,增加價值。而在制造端,數字技術的融入使產品全壽命周期管理成為可能。
作為裝備制造業龍頭,中國電氣裝備對數字化技術的需求和投入持續增長。
成衛介紹稱,數字化技術的運用使得電工裝備行業在設計和制造方面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研發成本。“比如產品數字化設計的應用就為我們帶來很大變化,在傳統的設計流程中,我們需要畫圖紙,再制造樣機;現在大部分產品都可以進行數字化設計,樣機也可以使用數字化模擬,在設計和修改方面的靈活度大大提升。”
這種基于數字化的生產變革也需要企業轉變傳統思路,要從源頭上,從設計上開始融入數字技術。“在產品設計上,把每個零部件納入數字化系統,使每一個零部件都有它的固定編碼,這就是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礎。”成衛表示,有了數字化編碼后,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就可以進行數字化管理,實現精準化投入及精準化設備采購,可以讓企業更精準地管理資金的使用,大大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
此外,數字化技術在電網企業的運維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只要把產品的數據匯總進大數據庫,那么電網從制造、檢修到運維整個流程就都有了數據基礎。”據成衛稱,數字化智能運維能讓每一個產品自帶獨特的識別數據,配合高可靠在線監測裝置,可以對產品運輸、安裝、運行等狀況開展實時監控、診斷分析以及遠程運維等。
“數字化轉型將引領整個能源產業的發展,對零部件的設計生產、供應商管理以及設備的運行維護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但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轉型,需要經歷一段過渡時期,且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盡管如此,成衛仍堅定認為,數字化是能源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要走的一條道路。
科技創新是電網未來主要發展方向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我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新型電力系統對當前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成衛認為,能源企業應當以創新鏈引領產業鏈,以產業鏈帶動供應鏈,以供應鏈促進創新鏈,加快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三鏈”融合貫通才能進一步促進合作共贏。
他進一步闡釋了“三鏈”之間的關系。“創新是產業的基礎,電網的需求是創新鏈的原始輸入。創新鏈上每一次技術突破,都引領著能源產業鏈不斷壯大。”
“而電網是能源產業鏈條上的關鍵一環,一切的供應需求,均來自于產業鏈的不斷壯大、持續優化。”成衛稱,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必然使整個供應鏈條發生本質變化。
供應鏈在“三鏈”當中起著承上啟下、協同貫通的作用,既需要產業鏈的拉動,又不斷促進創新鏈的變革。成衛表示,電網投資趨于穩定的大環境下,原有的供應鏈體系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以科技創新帶動成本優化將成為未來電網企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供應鏈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成衛提出,除了供需關系,還需要強化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互補與合作。電網企業和電氣裝備制造企業將在“雙碳”目標的推進中實現共同提升,共同助力綠色能源轉型,促進“三鏈”的協同發展。
鎖定成本價格可減少供應鏈安全風險
2022年以來,國際能源價格高企,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對于電氣裝備行業來說,變壓器、組合電器、電線電纜等設備,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銅和鋁等金屬材料,其受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非常大。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變化下,供應鏈的安全性受到了一定的挑戰,供應商和裝備制造商需要做好風險把控機制的研究,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
“以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為例,為了盡可能規避原材料價格波動給供應鏈造成的影響,明確要求專注于生產經營,做好風險防范,把利潤鎖定在產品中,化解相應的風險。”成衛對企業保障供應鏈安全的方法和路徑作了詳細的分析。“企業需要對年度的裝備制造需求做好預測,比如需要制造多少變壓器、組合電器和電線電纜等,這些裝備需要用到的原材料種類和數量,計算好成本,緊密跟蹤市場變化,研判分析后到市場上尋求合適的價格。”
“我們會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鎖定企業的制造成本,保證經營業績的穩定,避免大起大落。”成衛認為,合理的價格成本和收益,可以更好地保障當前形勢下的供應鏈安全性。
儲能和分布式能源發展前景廣闊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斷提速,電網面臨新能源大比例接入的大趨勢,電氣裝備面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緊迫需求。儲能和分布式能源將是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后,電網的安全運行將面臨一定的挑戰。成衛提出,儲能資源可以幫助電網平滑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提高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中,儲能將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傳統的電網形態下,電網單向地向用戶提供電力。“現在,電網的形態發生了新的變化。下一步,我們需要更多地在用戶端發展分布式發電源,可以反向給電網提供電力。”成衛提出,電網企業助力分布式能源的發展,為分布式能源提供平臺;同時分布式能源項目的建成并網,為實現清潔能源消納提供了有效支撐。
相較于傳統的開關、變壓器、導線等裝備制造產業鏈來說,儲能和分布式能源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的新型能源產業鏈。新型能源產業鏈的成長和升級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相應機制的繼續完善,而這些新型產業鏈與傳統鏈體的相互融通,共同優化升級,將會在“雙碳”大背景下創造出一種新的供應鏈業態。